最近哪個詞最火?當然是“世界互聯網大會”。今天,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。
當互聯網遇上健康中國,將會有什么新火花?
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,支持第三方機構構建醫學影像、健康檔案、檢驗報告、電子病歷等醫療信息共享服務平臺,逐步建立跨醫院的醫療數據共享交換標準體系。
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提供在線預約診療、候診提醒、劃價繳費、診療報告查詢、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。
引導醫療機構面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開展基層檢查、上級診斷等遠程醫療服務。
鼓勵互聯網企業與醫療機構合作建立醫療網絡信息平臺,加強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整合,充分利用互聯網、大數據等手段,提高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能力。
積極探索互聯網延伸醫囑、電子處方等網絡醫療健康服務應用。
鼓勵有資質的醫學檢驗機構、醫療服務機構聯合互聯網企業,發展基因檢測、疾病預防等健康服務模式。
支持智能健康產品創新和應用,推廣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。
鼓勵健康服務機構利用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搭建公共信息平臺,提供長期跟蹤、預測預警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。
發展第三方在線健康市場調查、咨詢評價、預防管理等應用服務,提升規范化和專業化運營水平。
依托現有互聯網資源和社會力量,以社區為基礎,搭建養老信息服務網絡平臺,提供護理看護、健康管理、康復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。
鼓勵養老服務機構應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便攜式體檢、緊急呼叫監控等設備,提高養老服務水平。
近兩年,“智慧醫療”和“移動醫療”在醫療衛生領域普及和廣泛使用,有很多醫療機構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進醫療服務,對流程、醫療服務模式進行創新,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醫療服務,也對人民群眾就醫觀念產生了影響。通過移動支付以及微信息等平臺的使用,大大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,提高了掛號、繳費、服務的效率,有效減少了患者排隊的次數和等候的時間。
預約診療模式在全國三級醫療機構普遍開展。上海三級醫院預約診療比例接近76%,全國和上海基本一樣,包括北京在內,口腔、產前復診預約率基本上達到100%。門診患者分時段預約率約為30%。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實現預約診療也對我們的就醫行為產生了影響。
截至2015年11月底,全國有1000多家醫院建立了互聯互通信息庫,為患者提供準確的診療信息。為患者就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方便。
患者在病區、護理站就可以辦理出入院手續,極大方便了患者就醫,互聯網技術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,我們借助互聯網技術不斷推進遠程醫療服務,開展遠程病理診斷、遠程會診等服務,讓患者就近接受優質的醫療服務。同時,通過遠程培訓,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。